close
 
1.做皂期間--首先發生的會是油品設計,綜合一些人的經驗是葵花油、芥花油、部分的橄欖油、葡萄籽油等等的油,在製作好成品後產生黃斑及酸化的機率較高,但個人我在製作過程中,發生的機率比較小,也發現一些自己的經驗,如:油從開封後第一次使用都沒問題,第二次以後很可能是因為油瓶口殘留的油接觸空氣而產生質變,在加入做皂過程當中,引發的連串反應,另外油品本身的品質也會讓香皂在完成後較容易產生變化。
另外在做皂過程中,空氣濕度也有很大的因素,雨季製作產生酸化的機率也很高,這點在保溫過程中,表面形成水珠可以了解
 
2.使用的水--有人也因為用水的關係,產生香皂每次做每次出現黃斑,在國外文獻裡,使用蒸餾水是做香皂書本裡的大宗,雖然並沒有硬性規定,我想應該對於酸化的經驗累積的吧!
 
3.曬皂過程--曬皂過程裡,對於溼度的問題要非常小心,我們曾試過將一個衣櫥清空後,放台除濕機24小時除濕,硬得很快也沒酸敗問題,一般在曬皂過程,遇到下雨表面產生細小水珠,很多人都較不在意,面紙擦一擦就算,或是不擦直接烘乾,但是很有可能會因為水珠造成油質提早酸敗呢!
 
4.保存過程--保存過程裡,很多人建議是不要包裝,裸曬可以繼續皂化也可散發水分,但是沿海城市濕氣重,就很容易就因為濕氣而造成表面酸化,就有一位皂友住在新竹靠海邊,他的皂再怎麽曬都潮濕,還酸敗的特快!
 
5.一個最重要的酸敗因素,就是攪拌。有很多人用手攪拌,雖然很環保,不過每一個人攪拌速度不一,國外是用大湯匙緩慢攪和,前五分鐘連續攪拌,之後每三十分鐘,休息個十分鐘,人家一樣可以成皂,不過要注意國外的濕度不像沿海城市那麼潮濕喔,因此才會建議只要充分攪拌,或是用電動攪拌機及手攪拌相互搭配,才能讓油分子與氫氧化鈉充分混合,油的游離分子才不會因沒有充分混合而種下酸敗的潛在因素。
 
竹皂如酒,越陳越好___
 
緣道手工竹皂 - Handmade Soap
 
辣木山羊乳滋潤皂  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竹 - 手工皂 的頭像
    竹 - 手工皂

    ~竹皂如酒,越陳越好~

    竹 - 手工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